说到鹅口疮,相信一些妈妈对于此病有一些认识,知道这种疾病是多发于新生儿的身边,让他们的口腔受到伤害,还会导致患儿出现啼哭的症状,这让很多的妈妈特别的担心,在这里就让我们往下看了解一下鹅口疮的常识。
正常新生儿口腔粘膜呈现红润透亮的健康颜色,平滑可爱。可是有些新生儿口腔粘膜会长出一些象奶块一样的东西,像是一些积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残渣,不易擦掉,厉害时连成一片状,布满于口腔两侧、舌面、上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鹅口疮”了。引起鹅口疮的病菌是霉菌。致病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新生儿的口腔粘膜娇嫩,抵抗力弱,如稍有擦损,就容易继发感染;二是使用的餐具被污染,尤其是母亲患有霉菌感染则是主要的传染源。
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孩子得了鹅口疮以后,应检查有没有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情况,如有,应及时纠正。然后用2%小苏打水含漱或擦洗口腔,涂制霉菌素药水或中药冰硼散等,轻症者即可以痊愈,重症鹅口疮则应口服制霉菌素,1~3岁1万单位,1岁以内7.5万单位,每日3次。
白色念珠菌本来可以和人体友好相处的,它也是人体内正常菌群的一分子,在健康人的口腔内常常可以见到,但为什么容易引起宝宝发病呢?这是因为小宝宝,尤其是新生宝宝的免疫功能还不够健全,而且与白色念珠菌共存的其他菌群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容易出现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的现象,也就引起了鹅口疮。随着宝宝长大,免疫功能逐渐成熟起来,正常菌群逐渐建立,鹅口疮也就不再骚扰宝宝了。
鹅口疮的相关知识就为朋友们介绍到这里了,鹅口疮的出现会让新生儿的口腔健康受到伤害,所以朋友们必须要深入的去了解鹅口疮才可以,日常生活中必须要进行此病的预防工作,可以给新生儿的口腔进行清洗,注意他们的卫生。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