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小儿肺炎

首页 > 儿科 > 小儿肺炎 > 治疗 > 正文

小儿肺炎疾病的常见中医治疗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5日

小儿肺炎疾病的常见中医治疗法

在寒冬季节,小儿肺炎最容易发生,很多的人对于小儿肺炎疾病都比较了解,因为自己的孩子也曾患过小儿肺炎这种疾病,但愿下面的这些中医治疗法可以帮助到我们的小儿肺炎疾病患者哦。

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冬春两季发病最多,其中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

中医认为,肺炎属于外感咳喘范围,主要由六淫外邪引起,其中以风热、风寒、热毒为主。外邪犯肺引起肺气不能肃降,而发咳喘。如果肺炎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导致迁延性肺炎,以致长期咳嗽、气喘,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因此小儿肺炎必须及时治疗。下面按中医常见的几个证型分别介绍几种治法:

一、风寒闭肺型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不高,无汗,恶寒,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止咳定喘。药用麻黄2 克、杏仁10克、葶苈子5克、前胡10克、桔梗5克、芦根10克、莱菔子 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30~50毫升。

二、风热犯肺型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有汗,口微渴,轻度烦躁,咽红,舌苔薄黄,舌尖红,脉数,治宜散风清热,宣肺止咳。可用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6克、黄芩10克、桔梗6克、牛蒡子10克、天竺黄6克、芦根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30~50毫升。

三、表寒里热型症为高热无汗,咳嗽喘憋,烦躁不安,鼻唇周围发青,鼻翼扇动,舌质红,舌苔黄。治宜宣肺散寒,清热平喘。可用麻黄2 克、杏仁6克、黄芩6克、知母5克、生石膏15克、苏子6克、葶苈子5 克、鱼腥草10克、芦根10克,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30~50毫升。

四、痰热闭肺型症状为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嗽,喘憋,痰鸣,腹胀,胸满,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治则:清热化痰,宣肺开闭,降逆平喘。可用麻黄2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葶苈子5克、竹沥水10毫升、苏子6克、胆南星4克、蒲公英10克、鱼腥草10克,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30~50毫升。

肺炎急性期过后,进入恢复期,还可出现阴虚肺热或脾肺气虚的表现。

一、阴虚肺热型主要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咳嗽较轻,痰不多或无痰,舌质红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则: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可用沙参、麦冬、桑皮、玉竹、百合各10克,地骨皮、枇杷叶各6克。

二、脾肺气虚型主要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咳嗽无力,气短,活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常自汗出,精神不振,纳差,舌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治则为健脾益气,固表。可用生黄芪、浮小麦、白术、茯苓、枇杷叶、麦冬、生牡蛎各10克,白前6克、川贝5克。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中医治疗法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给病人带来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有利于病人的身体恢复,希望这些中医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治疗小儿肺炎疾病,希望孩子们可以健康成长。

  • 张蔚

    张蔚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有较丰富的
  • 曾才秀

    曾才秀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
  • 李佑耕

    李佑耕

    主任医师擅长:儿内科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抢救、
  • 王淑媛

    王淑媛

    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