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郑州市民李女士发现孩子牙床上有个白点,像是长牙了,心里猛一高兴。“可是,3个月的孩子不可能长牙呀,婆婆说是烂了。”李女士说。所以,就到某医院口腔科看医生。
正在坐诊的主任医师石爱梅用棉签擦了擦宝宝嘴里的白点,没有擦掉。“应该是马牙,马牙就像牙龈上长了茧,与小孩经常咬牙龈或者吃奶有关系,不用治疗,出牙后马牙自然就脱落了。”
接着,石爱梅提醒说:“如果再发现孩子口中有白点,家长可以用棉签擦一擦,如果白色可以擦掉,极可能是患了鹅口疮,可以用2~3克碳酸氢钠(小苏打)溶于100克水中(1.5%的碳酸氢钠溶液也可以),每天饭后清洗口腔,一日3次。”
鹅口疮是新生儿时期经常见到的疾病,尤其是出生一周以后的早产儿。俗称“白口糊”,中医叫“雪口症”。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属于真菌的一种,也称霉菌。一般认为是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低下,如虚弱,营养不良,腹泻,或因感染而长期应用各种抗生素或激素如强的松等所造成的。
出生后3~5天的婴儿,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时会偶然发现婴儿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天花板)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刚长出的小牙,其实,这并不是牙齿,而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口腔内上皮细胞剩余堆积形成的灰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