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1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易随环境温度波动;早产儿棕色脂肪含量少,在缺氧及严重感染时产热不足,使体温低;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而血管丰富,散热多,体温低;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熔点高,体温低时易变硬。
当寒冷超过新生儿体温调节的限度,使体温下降,外周血管收缩,导致皮下脂肪变硬和组织水肿。感染或缺氧气时能量代谢紊乱产热受抑制,致硬肿症。
一、病史:
发生于寒冷季节保暖不佳者,亦可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重症感染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
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表现不吃、不哭、体温不升、反应低下。体温常在35℃以下,重者可低于30℃,少数患儿体温正常或升高。
(三)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性检测血糖、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血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必要时拍胸片,心电图检查。(责任编辑:linli)
更多新生儿硬肿症问题,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