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小儿腹泻

首页 > 儿科 > 小儿腹泻 > 治疗 > 正文

小儿中毒型菌痢怎样治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7日

小儿中毒型菌痢怎样治疗

小儿菌痢是常见病之一,当小儿患病时家长们都很紧张,都想及时给宝宝治疗好。可是小儿菌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该怎样治疗宝宝的呢?那么,下面就帮助大家介绍小儿中毒性菌痢治疗方法。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发高热、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岁小儿多见,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近年来本病有减少趋势。

中医称中毒型菌痢为“疫毒痢”、“疫痢”、“时疫痢”。

病因病机

染有疫毒等不洁之物,从口入腹,蕴伏肠胃,为其主要发生原因。受凉、疲劳、饥饿,以及患其他疾病后体弱未复,则为本病的诱因。

辨证论治

1.疫毒内闭证

[证候] 突然高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宁,甚则反复惊厥,神志不清,或痢下脓血。舌质红,苔黄或灰糙,脉数有力。

[治法] 清肠解毒,泄热开窍。

[方药] 黄连解毒汤。主要药物: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甘草等。

有抽搐者,加钩藤、全蝎平肝息风;呕吐而舌苔厚者,加玉枢丹芳香辟秽,降逆和胃;惊厥抽风频繁,神志不清者,药用安宫牛黄丸、羚角钩藤汤,或用蜈蚣、全 蝎、僵蚕镇惊息风;壮热狂躁,皮肤出血点者,可用犀角地黄汤,或用牡丹皮、紫草凉血解毒;大便量少或无粪便,肚腹作胀者,可加大黄、枳实荡涤腑气,导毒下 行,且有急下存阴之功。

2.内闭外脱证

[证候] 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汗出不温,皮肤可见花纹,口唇发绀。严重者可见口吐咖啡样痰,呼吸浅促或节律不匀,脉细数有力,血压明显下降等危象。

[治法] 扶正固脱,潜阳息风。

[方药] 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生龙骨、牡蛎等。

以人参、附子煎汤灌服,或参附龙牡救逆汤,重在回阳救逆。如脱象已解,而闭证存在,则按毒邪内闭治疗;如呼吸浅促不匀,肾气失纳,肾为气之根,可重用五味子、山萸肉以固纳肾气;口舌青紫或见血瘀征象者,可加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

  • 张蔚

    张蔚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有较丰富的
  • 曾才秀

    曾才秀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
  • 李佑耕

    李佑耕

    主任医师擅长:儿内科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抢救、
  • 王淑媛

    王淑媛

    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