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鹅口疮,其实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都会遇到这样的疾病,此病对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每次患上鹅口疮,孩子就疼的哭闹,不能吃饭,父母看着都着急,其实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为宝宝擦洗口腔而引起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擦洗宝宝口腔易惹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为“雪口”,医学上把它称为“霉菌性口腔炎”。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即使用很软的纱布轻轻擦洗,也会引起肉眼看不见的粘膜损伤。口腔内有多种细菌、霉菌等,一旦粘膜受损,病原菌就会入侵而出现炎症。
很多孩子由于体内火大而导致口腔起泡,但口腔起泡并非全是上火的症状,口腔溃疡、鹅口疮等口腔疾病也可以导致症状的发生。鹅口疮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块,犹如雪花层层叠叠,多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上,婴幼儿最易受感染。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孩子爱咬手指,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清洁,都是感染源。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老年人也容易得,患病应到正规医院做口腔全面检查。
成年人或儿童每天早晨或餐后都要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那么,对出生不久,没有牙齿的新生儿怎么办?年轻的妈妈听长者说,他们曾用染成蓝色的布擦洗新生儿口腔粘膜(蓝色的染料有轻微的杀菌效果)于是就用消毒的纱布代替蓝布擦洗新生儿的口腔以保持清洁卫生。
没想到,2-3天后,新生儿满口粘膜却出现一片片白斑,就像凝结的奶块,不容易擦去。最后经医生诊断是长了“鹅口疮”。
有的父母愈用力把白色斑块擦去,粘膜损伤愈严重,以后会长出更多的白色斑片。治疗鹅口疮最简单的方法是口腔内涂1%龙胆紫(俗称紫药水),1天2次,2--3天后痊愈。当然,也可以去医院配制霉菌素药水涂擦。
新生儿的唾液已发育到一定的程度,经常有唾液分泌进入口腔,起到清洁口腔作用,所以,用纱布擦洗口腔是“画蛇添足”。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知道了鹅口疮的发病原因,所以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了,平时如果宝宝的口腔没有毛病的话,不要总是擦拭,次数太多,反而会引起孩子患病,就像宝宝患上鹅口疮一样。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