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家长们最担心的,可是当孩子出生之后就会患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话,这对于家长来说打击特别的大,该病发生以后有很多的症状出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发生后的症状有哪些呢:
1.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其发病率可达40%-50%,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出血部位在蛛网膜下腔内,不包括硬膜下、脑室内或小脑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膜下腔扩展,此种出血类型在新生儿十分常见,尤其是早产儿。SAH与缺氧、酸中毒、产伤有关。由于出血原因为缺氧引起毛细血管内血液外渗,而肺静脉破裂,故大多数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部分典型病例表现为生后第2天抽搐,但发作间歇表现正常,极少数病例大量出血常于短期内死亡,主要的后遗症为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
3.脑实质出血: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破裂而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则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由于支配下肢的神经传导束临近侧脑室,向外依次为躯干、上肢、面部神经的传导束,因此下肢运动障碍较多见。出血部位可液化行程囊肿,如囊肿与脑室相通称之为脑穿通性囊肿。
4.膜下出血:是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足月巨大儿,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提高,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出血量少者可无症状,出血明显者一般在出生24小时候出现惊厥,偏瘫、和斜视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天幕、大脑镰刀撕裂和大脑便浅静脉破裂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也有在新生儿期症状不明显,而至数月后发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表现有哪些了,该病的症状还是有很多,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当孩子出生之后就患上该病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多注意孩子的卫生情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