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属于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而且该病的发病原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它发生将会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伤害,一旦发病就会有很多的症状会出现,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是什么。
1.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婴幼儿多见,通常分为小脑幕上和小脑幕下两种类型,前者最常见,多因大脑表面的细小桥静脉撕裂出血所致;后者多由于小脑幕撕裂所致,硬膜下出血所形成的血肿大多发生于大脑顶部,多数为双侧,但出血程度可不对称,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位于大脑半球凸面的硬膜下出血,若出血量很小,可无明显症状;若出血量较大,则可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惊厥发作或偏瘫,斜视等局灶体征,甚至继发脑疝导致死亡,幕下硬膜下血肿通常出血较多,往往迅速出现昏迷,眼球活动障碍,瞳孔不等大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整等脑干受压症状,病情进展极为迅速,多在数小时内呼吸停止而死亡。
2.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常见于大脑半球,幕下脑出血(小脑或脑干)较少见,发病前可有外伤,过度兴奋等诱因,起病较急,常见表现有突发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惊厥发作,视物模糊或偏盲,感觉障碍,血压,心率,呼吸改变,意识障碍等,重症患儿一般均有明显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并易伴发消化道出血,心肺功能异常,水,电解质紊乱,特别严重者可伴发脑疝死亡,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者常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脑室出血常表现为深昏迷,四肢软瘫,早期高热,双侧瞳孔缩小,去脑强直样发作。
3.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因所致的颅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出血后,血流穿破脑组织而蔓延至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致,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比成人少见,因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异常所致者以6岁以上年长儿较多见,且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
常起病急剧,主要表现为血液刺激或容量增加所致的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征,如颈项强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半数以上病例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和惊厥发作,病初2~3天内常有发热,大脑凸面血管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若病变部位靠近额叶,颞叶时,常可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可表现为胡言乱语,自言自语,模仿语言和摸空动作等,可伴发血肿或脑梗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如肢体瘫痪,脑神经异常等,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下出血。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之后的症状就是上述的介绍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将会危害到新生儿的脑部发育,甚至于影响到他们的全身健康,为此家长们应当来进行该病的预防,要保护好新生儿的健康,让他们可以平安长大。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