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新生儿硬肿症

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硬肿症 > 预防 > 正文

探索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新途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一、资料与方法

首先,组织培训山东省沂南县、费县、苍山县及莒南县4个县三级妇幼保健网及医院产科医护人员。对4个县于1998年1月10日~4月10日出生新生儿的家长,通过产前指导及产后随访加强对其宣教,使其认识到新生儿硬肿症的危害并掌握给新生儿保暖的方法。如提高室温用热水袋,母亲怀抱等给新生儿保暖,每人配备一只新生儿低温(30~40℃)多用体温表(上海新生儿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会供应),嘱其每天至少测体温1次,如<36.5℃注意保暖,<36℃加强保暖无效即需就医。利用生后42天内的4次随访(3天内要访到),随访人员给新生儿测体温5~8分钟,询问及检查小儿有无低体温及硬肿发生,发现可疑硬肿症立即上报。要求县一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立即到场鉴定,判断硬肿程度,建议住院治疗。同时与去年同期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探索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新途径

二、结果

加强体温监测和保暖前后同期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比较,见表1。

表1加强保暖前后各3个月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比较

χ2值=7.1263,P<0.01。 1998年1月10日~4月10日,15例新生儿硬肿症中男10例,女5例,其中早产儿8例,低体重儿6例,有难产史者5例。生后第1天发生硬肿5例,第2天6例,第3天1例,第5天2例,第5天以上(具体不详)1例。轻度硬肿8例,其中1例住院8天硬肿症痊愈后,突发肠穿孔转外科后死亡;重度硬肿7例,死亡6例,治愈1例。15例中合并新生儿窒息1例,败血症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1例。随访中测体温发现,36~36.5℃的有1 639例次,其中早产儿为67例次(4.09%);35~36℃为113例次,早产儿为47例(41.6%);≤35℃的为8例次,均发生硬肿,早产儿6例(75.0%), 其中3例用新生儿低温多用体温表测体温分别为33.7℃、?34.2℃、34.5℃,均为早产儿。

三、讨论

我国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达6.8‰(2.5‰~15.7‰)[1]。环境温度低可能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本病多数发生在寒冷季节,也可发生在严重的败血症过程中,则无季节性,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2],同时与低体重相关。本病临床特征除硬肿外基本上都伴有不吃、不哭和体温不升。本研究谋求通过应用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保暖的指导和宣教,同时用新生儿低温多用体温表每天测体温,抓住控制体温不升关来预防发生本病,一旦发现体温偏低者即加强保暖。加强保暖后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明显由去年同期的3.4‰下降到?1.5‰。说明通过加强产后的体温监测与保暖完全可以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 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普遍推广,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适宜技术要求,花费少,收效大。相应的还可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通过观察,发现早产、低体重及难产儿较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分别占?53.3%、40%、33.3%。生后前2天者占73.3%,说明预防早产,减少低体重儿和难产仍属重要,基层接产单位的保暖设施亟待加强。本研究中重度硬肿症死亡率较高(85.7%),与宣教不够和医疗条件有关,今后当在大力深入开展预防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一定能进一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死亡。

  • 张蔚

    张蔚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有较丰富的
  • 曾才秀

    曾才秀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
  • 李佑耕

    李佑耕

    主任医师擅长:儿内科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抢救、
  • 王淑媛

    王淑媛

    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