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坏肚子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新手父母往往看到腹泻就给孩子吃止泻药,结果腹泻没有止住,还可能加重或延误病情。
小儿腹泻不要都要止泻药
专家指出,腹泻的原因和情况很多,如果过早使用止泻药,会支持病菌在体内过度繁殖,不易排出,加重病情。此外,专家也表示,腹泻并不全是坏事,腹泻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消化系统进入细菌或病毒时,机体通过腹泻的办法把它们排泄出去。
因此,出现腹泻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原因,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性腹泻有效,而对于病毒感染性、中毒性、过敏性腹泻、脂肪泻以及消化不良、受冷等引起的功能性腹泻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可能导致细菌耐药、菌群失调等而使腹泻加重。
对于感染性腹泻来说,腹泻是机体防护性保护措施,通过腹泻可以将细菌、病毒及其所产生的毒素排出人体,减少对人体的损害。因此,感染性腹泻不能过早地使用止泻剂,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小儿腹泻需关注孩子情况
如果初步判断宝宝腹泻症状不重,宝宝精神好,没有脱水症状,能吃能玩,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但是家长也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明显的黏液便或脓血便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一般来说,如果排出的大便是糊状或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多,不是水样便,也没有黏液或脓血,而且孩子精神好又不影响食欲或进食,在这种情况下可暂时不处理,多注意观察,也可以吃一些助消化药物。但是如果排出大便是水样便,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或孩子出现高热、精神差,不愿进食,这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为了让孩子更好治疗,在就诊前,家长要留好孩子大便。收集孩子大便应注意,一般留存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采取部位最好是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一次大便化验检查正常不能说明问题,应反复检查23次,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