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因为感冒咳嗽而就医,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过敏而就医的,而过敏的那些人当中,虽然表现为咳嗽,其实有部分却是哮喘,特别是小儿哮喘。
过度溺爱致孩子哮喘?盘点伤害孩子的溺爱
专家指出,在哮喘等疾病的诱因中,除了遗传、体质等因素外,家庭、性格因素正越来越被人重视。有研究认为,家长溺爱可能会加重宝宝的哮喘表现,甚至有专家提出,在每一个哮喘儿童的背后,都可能有一个独特的“哮喘妈妈”。
专家表示,在临床中发现,哮喘患儿比正常儿童更多地表现出烦躁、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在生活的认知及交往方面,哮喘患儿多存在对生活不满意,有孤独感及不愿与陌生人交往等现象,这是心理因素导致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结果。同时,儿童心理状态及性格的形成,往往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有关。家庭内部精神环境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
根据现有的调查分析来看,夫妻感情不好可能增加孩子哮喘的危险性,但是反过来,如果父母对患儿过于溺爱和保护,可使孩子更加习惯于依赖父母,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易与外界发生心理冲突,同样可能引发或加重哮喘等疾病。
根据现有对哮喘患儿的调查来看,哮喘患儿中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有退缩等行为表现的情况并不少见;与此恰成对比的是,在哮喘患儿的父母中,不少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问题。
专家介绍,哮喘的孩子住院经历多、疾病体验多,所以会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差别;哮喘的反复发作会让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疾病也会让他们恐惧、不安;加上因为疾病的关系,父母往往会限制孩子的行为,这让他们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更容易表现出胆小、社会适应能力退缩。而这种“心病”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哮喘,诱发哮喘发作。
相关阅读:盘点家长伤害孩子的溺爱
1、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2、过分注意: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也是嘻笑逗哄个没完。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中心。
3、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特殊,习惯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4、当面袒护:袒护孩子的后果不仅使孩子的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
5、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在孩子性格中播下了自私、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6、剥夺独立:把孩子变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
7、大惊小怪:孩子不怕水,不怕黑,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如果父母娇惯,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
8、包办代替:不懂得劳动的愉快也不会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9、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这样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10、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