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哮喘是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林江涛介绍,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因为发炎,引起肿胀和黏液增多,这种炎症程度越重,肺部吸入和呼出空气就越困难,从而造成哮喘。
防治小儿哮喘须远离过敏源:
今天是5月3日,世界哮喘日,今天的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在全球,哮喘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成人发病率是1%,儿童发病率则高达6%。
在所有哮喘患者中,过敏是主要的发病原因。林江涛指出,儿童哮喘患者中80%可以确定为过敏性哮喘,成人比例低一些,在70%左右。之所以如此,目前认为是因为儿时“太干净”,导致感染的机会减少,从而使免疫系统向过敏性疾病方向发展。除此之外,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二手烟等,是哮喘的非过敏性诱发因素。
“哮喘常见的过敏性诱发因素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如室内灰尘中的螨虫、宠物的皮毛、霉菌、花粉等。”专家说,要想预防,首先,要了解什么东西会触发或者加剧哮喘症状,检测出过敏原,避免在生活中接触到。其次,当发现哮喘患者出现哮喘发作的先兆征象时,应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与医生共同制订两个治疗计划:一个用于日常治疗,一个用于紧急治疗。同时,要创建健康的家居环境,不要将能引起哮喘发作的东西留在家里。
TIP:乱服皮质激素类药易加重哮喘
澳大利亚近期对5岁以下儿童的哮喘病治疗指南进行更新,新版指南建议对发生间歇性病毒诱发性哮喘的儿童,只有在病情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
专家说:对于5岁以下的患儿,医生很容易将其反复咳嗽的症状误诊为哮喘,因而处方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当更加慎重。对于患有严重急性哮喘需要住院治疗的儿童来说,如果最初的预防性治疗效果不明显,则有必要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对于很多5岁以下的患儿而言,若是轻微病毒诱发性哮喘则没有必要马上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