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小儿腹泻

首页 > 儿科 > 小儿腹泻 > 治疗 > 正文

小儿腹泻-治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小儿腹泻-治疗

  采用多种中药配伍成的“吴萸散”敷脐疗法,对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均有较好的疗效。

  “吴萸散”包括吴茱萸、丁香、木香、肉桂、苍术、五倍子等中药材。

  中医认为,吴茱萸、丁香辛热,除寒呕、温胃;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调风;肉桂辛热,通脉,温补;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五倍子味酸寒收敛固涩;此外醋也有收敛固涩的功效。这些药合用敷脐能通神阙穴,具有通风燥湿健脾,解除腹胀调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治病的目的。

  家庭使用方法

  药物: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

  方法: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严封固定,每两天换药1次。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同时口服补液盐。

  伤食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伤食泻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呈黄绿色稀薄液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有少许粘液,嗳气酸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舌苔薄黄或垢腻。治以消食化滞,和中止泻。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焦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麦芽、莱菔子。水煎,日1剂,分3次服。若以伤乳为主者,重用炒麦芽、炒谷芽、砂仁(后下);伤于肉食积者,重用焦山楂;伤于面食积者,重用莱菔子;伤于谷食积者,重用神曲;病情较重者,加鸡内金、莪术;大便多水者,加泽泻、车前子(包煎);兼有呕吐者,加藿香、生姜汁;脾胃本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者,加白术、生谷芽、薏苡仁。

  • 张蔚

    张蔚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有较丰富的
  • 曾才秀

    曾才秀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
  • 李佑耕

    李佑耕

    主任医师擅长:儿内科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抢救、
  • 王淑媛

    王淑媛

    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