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小儿腹泻

首页 > 儿科 > 小儿腹泻 > 护理 > 正文

药粥调养小儿秋季腹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临床多表现为腹泻、发烧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体征。治宜健脾清热、和胃固肠。现介绍几款药粥,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山药苡仁粥取山药粉3~6克,炒薏苡仁、炒扁豆各3克,粳米5克,加水煮粥,每天1~2次服食。具有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虚腹泻。

  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去皮,洗净)、粳米各30克,白扁豆15克。先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茯苓粳米粥取茯苓粉、车前子、粳米各5~9克。先将车前子(布包)入锅中加水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粳米各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大枣粳米粥取茯苓粉、大枣、粳米各6~9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加粳米、茯苓粉和适量水一起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即可,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泄泻止后的调养。

  糯米固肠粥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两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

  • 张蔚

    张蔚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有较丰富的
  • 曾才秀

    曾才秀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
  • 李佑耕

    李佑耕

    主任医师擅长:儿内科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抢救、
  • 王淑媛

    王淑媛

    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