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小儿肥胖

首页 > 儿科 > 小儿肥胖 > 介绍 > 正文

小儿肥胖的形成与预防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0日

小儿肥胖的形成与预防

现如今,就肥胖儿童日益增加的趋势,已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也成了人们谈话的焦点问题。根据小儿肥胖症多从6岁至13岁依次急剧增加的特点,以及肥胖儿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甘家口街道计生办利用暑假期间,请社区大夫在8月18日、21日先后两次为甘家口社区和阜北社区的中小学学生开展了《小儿肥胖症》为专题的健康教育讲座。

讲座就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肥胖与遗传的关系、以及儿童肥胖的治疗原则;体育疗治、饮食疗法和行为矫正疗治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深受儿童及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听完后说,今后不能一味的顺从孩子,要合理安排饮食,注重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如果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0%,即可认为肥胖。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3%-5%,大多数属单纯性肥胖。

大家都知道,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脂肪,糖类,既然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那么能否用蛋白质,糖类食物完全代替脂肪类食物呢?当然不可以,它们各有各的生理功能。

脂肪类食物对小儿生长发育,脑细胞核的代谢,皮肤与毛发的完整,心肌收缩及免疫功能的健全都有重要的作用。

发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儿童(1-16岁)脂肪类食物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5%-30%。儿小需要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至少不低于总热量的1%(主要是亚油酸),才能保持正常生长。因此,家长在给肥胖儿搭配膳食时,可以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减少脂肪,糖的含量,肥胖儿脂肪供能不应低于总能量的20%,同时应适当增加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减少含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豆和谷物等植物油及海针,淡水鱼等鱼类食物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鸡,鸭,鹅等禽次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的高低也是影响肥胖的因素,但在上述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恰恰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反,所以搭配膳食时应记往“四简朴腿食物不如两条腿膳食,两条腿食物不如无腿食物。”

当然,要完全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减少皮下脂肪积聚,光靠调整饮食是不够的,还必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适当运动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养个健康而不是肥胖的孩子。

  • 张蔚

    张蔚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有较丰富的
  • 曾才秀

    曾才秀

    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
  • 李佑耕

    李佑耕

    主任医师擅长:儿内科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抢救、
  • 王淑媛

    王淑媛

    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