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治疗要从多方面入手,并不仅仅是服用药物就能够对其完全控制。要根据腹泻的病症,病情,病因综合考虑,并且在小儿饮食上面进行调控,才能达到治愈的最佳效果。
家长们有些了解部分情况和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在孩子腹泻时进行了科学的喂养,但孩子有时并不见好,反而病情可能跟家严重了。这种情况家长们就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体质问题。比如孩子本身是不是过敏性体质等等。根据这些体质较为敏感的孩子提出一些小建议。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提供一定帮助。
1、过敏性腹泻:有些患儿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需考虑蛋白质过敏(如牛奶或大豆蛋白过敏)的可能性,应改用其他饮食。
2、要素饮食:是肠粘膜受损的患儿最理想的饮食,由氨基酸、葡萄糖、中链甘油三酯、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即使在严重肠粘膜受损和消化酶缺乏情况下仍能吸收与耐受,应用浓度和量根据患儿临床状态而定。
3、静脉营养:少数严重患儿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采用静脉营养。推荐方案:脂肪乳每日2-3g/kg,复方氨基酸每日2-2.5g/kg,葡萄糖每日12-15g/kg,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适量,液体每日120-150ml/kg,热卡每日209-376J/kg(50-90cal/kg)。通过外周静脉输入(最好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好转后改为口服。
家长们在看护孩子时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身体素质,过敏性等各个方面。在医院进行检查时,也要及时的将这些信息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调整治疗。不要一味的根据常识常理最后耽误了孩子的治疗酿成不良后果。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