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时,机体不但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会丧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钠、钾、钙及镁等。治疗婴幼儿腹泻的偏方有哪些?
小儿腹泻依据不同症状而治:
若见大便如水样、内夹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或有少许黏液、腹部时感疼痛、肛门灼热发红、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尿少黄、舌红苔黄腻、指纹紫者,此为湿热泄泻,治宜清热利湿。可选用葛根芩连片(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每次1~2片,每日2~3次。其它剂型有微丸、口服液、胶囊、冲剂等可供选用;亦可选用香连片(黄连、木香)或黄连素片等治疗。
若见泄泻清稀、多夹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者,此为寒湿泄泻,治宜疏风散寒,化湿祛邪。可选用藿香正气水(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叶、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每次3~5毫升,每日2次。剂型还有丸、颗粒、片、胶囊等可供选用。
若患儿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常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水谷不化、带有白色奶块或食物残渣、面色苍白或萎黄、睡时露睛、神倦、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者,此为脾虚泄泻,治宜健脾止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山药、茯苓、白术、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每次2~3克,每日2~3次。其它剂型有片、冲剂、口服液等可供选用;亦可选用人参健脾丸治之。
若见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泻下酸臭、状如败卵、矢气、口臭纳呆、呕吐、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者,此为食滞内伤,治宜消食化积,和中止泻。可选用加味保和丸(由白术、茯苓、陈皮、厚朴、枳实、枳壳、香附、山楂、神曲、麦芽、法半夏组成),每次2~3克,每日2~3次;也可选用小儿消食片(鸡内金、山楂、神曲、麦芽、槟榔、陈皮),每次2片(0。3克/片),每日3次。
TIP:小编提供三种小偏方治疗小儿腹泻
1、大蒜2只。将大蒜烧炭存性,加开水泡服,每日数次。本方专治小儿久泻不止。
2、生姜(炒盐)、大枣、红糖各6克。将生姜和大枣共煎50分钟,加入红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之小儿泄泻。
3、葱白12克、生姜6克、艾叶20克、仙人掌根30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患儿肚脐处。本方主治小儿感受外邪引起的腹泻。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