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2000年我国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1.97%。专家表示,对于小儿哮喘,很多朋友容易走进一些误区。那么,小儿哮喘应避免哪些误区?下面,小编将会为你详细介绍。
小儿哮喘应避免哪些误区?
专家表示,小儿哮喘应避免以下误区:
1、哮喘儿应少动为宜
才一年级的盈盈是个文静的女孩。既不上体育课,也不参与同学间的游戏活动。原来在她进学校的第一天,妈妈就叮咛她,绝对不要参加运动,否则哮喘会复发。其实,室外运动可促使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有许多好处。相反,不“敢”动的孩子体质反而会变弱,病情加重。对于过敏性哮喘患儿,运动前可先预防性用药,即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2、患儿不“喘”可停药
小儿哮喘应避免哪些误区?气温回升,就以为孩子的哮喘“好多了”、“不喘了”,结果擅自给孩子停药。谁知才两天,哮喘又旧病复发,而且更加严重。如今,汪先生追悔莫及。很多家长在孩子哮喘发作时特别紧张,积极就医。而一旦病情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会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喘”就是好了,就不必再吃药了。结果,气道的慢性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稍有风吹草动,又会诱发哮喘。其实,在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孩子病情稳定,家长也要带孩子上医院随访。此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重新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哮喘儿不可食用海鲜
“不寻找过敏原,只是一味地不让孩子吃鱼虾,非但起不到预防哮喘复发作用,反而会使孩子营养不良,导致体质下降,更易患病。”专家指出,对有过敏体质的哮喘儿童来说,首先应到医院积极查找引发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比如:食物、动物皮毛、药物等。一旦明确患儿对某些食物或物品过敏,就要积极避免再次接触,以免加重过敏状态。而对于某些难以避免接触的过敏原,比如:尘螨等,则可接受系统性脱敏治疗,让孩子们不再“怕”它们。
4、混淆“哮喘”和“感冒”
前两天冷空气来袭,小明受凉感冒了。由于儿子从小就有哮喘,最近妈妈格外忧虑,连忙又是咳嗽药水,又是用感冒药片喂儿子。“只要治好感冒,不要咳嗽,哮喘就不会发作了!”她认为。
专家表示,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有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与支气管哮喘的前驱症状类似,但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气污染等有关;感冒只是引起哮喘的外界诱因之一。如果孩子有哮喘家族史,比如: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患有哮喘,而且孩子本人又有过敏史或反复呼吸道感染,那么他患上哮喘病的几率将高于正常人群。这时一旦他哮喘发作,必须经过正规治疗,才能治愈。
温馨提醒: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朋友们对小儿哮喘应避免哪些误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儿哮喘的信息,如小儿哮喘该怎么治疗等,都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www.qqyy.com)专家将为你详细解答。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